国粹云

京剧的孕育形成对京剧现状的启示作用

国粹云 https://www.guocui61.com 2019-01-12 19:17 出处:网络 编辑:@国粹云
京剧的孕育形成对京剧现状的启示作用

京剧自形成至今,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约自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至清光绪六年(1880)左右为京剧孕育形成期。 

  2. 约自光绪六年(1880)至民国六年(1917)左右为京剧发展成熟期。 

  3. 自民国六年(1917)左右起,京剧发展趋于鼎盛,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才因日本侵华关系,由盛而衰。 

  4. 自民国二十七年(1938)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左右,由于抗日和国共之争影响,产生盛衰的不同情况。 

  5. 1942至1967年间,共产党为了让政治口号、思想、广泛、深入各地,将京剧改革,使京剧有了一段特殊的发展。 

  6. 自民国七十八年(1989)起,两岸逐渐展开的文化交流活动,带动了平(京)剧的新发展。 

京剧的孕育形成对京剧现状的启示作用

京剧的形成和逐渐成熟,主要是徽剧和汉剧得以溶汇于一堂,而又能在北京这个历史都城多方面继承古老戏曲艺术传统的机会。一是艺术家革新、创造的才能和他们始终不脱难民间演出,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支持;二是由于宫廷贵族的爱好,“上有好者,下必甚为”,这些帝王公侯们为京剧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支持,并对艺术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促进演唱技艺的提升和舞台艺术的规范化。

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它是“地方戏时代”出现的最重要的剧种,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 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超越了特定地域审美趣味的昆曲而言,它更多地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相对于昆曲所代表的文人士大夫趣味,它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京剧的剧目系统更充分体现出其历史叙述的民间性或曰草根特性。

京剧的发展已有2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广大有知识,有抱负,有热情的青年学子去发掘与体验.京剧与大学在某些方面具有 互补性.大学作为莘莘学子求学探索与攀登的殿堂,需要具有更高内涵和素养的文化来丰富和完善;京剧艺术作为一种高雅文化和艺术,需要更多的高技术人才和精英去诠释与传承它.因此,让一群有知识素养的大学生在高雅的殿堂研究高雅的艺术具有深沉的意义。


×
给作者送戏币
¥1 ,用微信支付更换
立即支付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