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京剧
京剧亦称平剧。清末民初流行于陕西关中、陕北、陕南等地。清宣统三年(1911),浙江籍陕西同盟会员、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翔初等,创办京剧科班枌榆社,社址设西安大湘子庙街浙江会馆。后邀平津艺人翟桂云、小菊花、白牡丹、福彩仙、刘奎官等入社演出。民国6年(1917)4月秦剧舞台成立,改迁宜春园剧场演出。后招收30名学员,培养出王杰山、王九龄、倪永春、柴海棠、草上飞、韩连喜等名角。演出剧目有《大战盘河》《花荣带箭》《大伐子都》《风波亭》《四进士》《狮子楼》《水淹七军》《大回朝》《白水滩》《珍珠塔》《董家山》《女绑子》《草桥关》《取成都》等。该社首次于西安引进转台布景,轰动一时,与易俗社、榛苓社几成并驾齐驱之势。民国10年,第一个京剧票房广益娱乐社在西安成立,发起人有李游鹤、阎甘园、陈介伯、李棣如、阎重楼等,参加者有王倾臣、封至模、王鼎臣、柴佩如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移驻陕西,京剧艺人来陕日增,名武生葛燕亭、坤伶新桂兰相继来陕;孙盛辅带领一个娃娃班迁入汉中。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沪大批京剧艺人逃亡后方,陕西京剧舞台兴盛一时。徐碧云、关丽卿、刘仲秋、郭建英、任桂林等相继入陕,邴少霞、齐艳云、江菊兰、金玉琴、金丽君等挂牌演出。
民国27年(1938),由刘仲秋、郭建英、任桂林、封至模发起,以“振兴民族艺术,传扬华夏之声”为宗旨,创立西安夏声剧校。在夏声任教的有庞鉴心、马振奎、王惠芳、韩盛岫等,曾演出徐筱汀改编的《陆文龙》。该校在西安苦心经营五年有余,招收培养学生62人。民国28年,第二战区文化抗敌协会(简称文抗)在宜川成立歌剧(京剧)训练班,瞿自音任主任,刘巍、任桂林教学。后成立京剧队,刘巍任队长,任桂林任副队长,李葆华、吕舒任指导员,主要演员有金丽君、任桂林、谢钦枋、李崇绥、金联君等,演出《梁红玉》《花木兰》《明末遗恨》。民国29年,在三原招收一班学生,准备渡黄河,进中条山、太行山进行战地服务,因胡宗南封锁,未能实现。剧队在返宜川途中,于韩城被国民党特务扣留,干部被关押,民国33年(1944)离开陕西。同年,延安鲁艺平剧团与八路军一二○师战斗平剧社合并,成立了延安平剧研究院,康生、邓洁、张经武、柯仲平、刘芝明等兼任正副院长,专职院长杨绍萱,副院长罗合如。1942年,阿甲、王镇武、张一然、任桂林等调入剧院,上演剧目有《上天堂》(张一然编剧)、《难民曲》(李纶编剧)、《回头是岸》(张梦庚、萧甲编剧)、《张学娃过年》(张一然编导)、《边区自卫军》(魏晨旭编剧)、《鬼变人》(王一达编导)等。1944年,中共中央党校三部京剧队在延安上演新编历史剧,任桂林、魏晨旭、李纶创作的《三打祝家庄》和田汉编写的《岳飞》、张一然编写的《嵩山之火》、王一达编写的《武大郎之死》、杨绍萱编写的《十一郎》、魏静生编写的《河伯娶妇》、石天编写的《北京四十天》等剧目相继上演。
从抗日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陕西境内建立的京剧班社还有韩三儿、黄树麒等创立的长安大舞台(后改为新生京剧团),主要演员有齐艳云、郭海清、盖韵笙、李阔泉、段崇妙。以牛书堂为主在西安创办的正音国剧社,招收女学生50多人,培养了一批京剧人才。高小楼率领的民众正乐社与汉中新民舞台合并,成立新舞台。部队、大专院校、工商界也建立过不少业余京剧演出团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生京剧团在西安演出过一个时期,后宣告解体。1950年,汉中成立大众京剧团,后改为汉中京剧团,主要演员有关芙蓉、蔡正芳、张彦芳、赵惠珍、王焕文、徐龙、李瑜青。1957年,陕西省戏曲学校设京剧班,1958年陕西省京剧团成立。1963年戏校京剧班毕业生进入陕西省京剧团,该团改建成陕西省京剧院,尚小云任院长,徐碧云任副院长,郑竹逸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建国后曾到陕西各地巡回演出过的外埠演员有京剧“四大名旦”程砚秋、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1959年到陕西落户),以及周信芳、马连良、徐碧云、姜妙香、许韩英、小王玉蓉、言少朋、沈金波、赵燕侠等。演出主要剧目有《贵妃醉酒》《洛神》《天女散花》《汉明妃》《梁红玉》《延安军民》等。封至模继20世纪30年代于易俗社任教后,建国初受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韩盛岫于狮吼剧团任教后,又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导演,邴少霞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训练班副主任,尚小云任陕西省戏曲学校艺术总指导。1961年尚小云于西安举行了拜师收徒仪式,收有李瑞芳、张彩香、马蓝鱼、段林菊等秦腔、眉户、碗碗腔学员31人,通过教排《昭君出塞》,普遍提高了秦腔等地方戏曲的旦角表演艺术水平。
二 豫剧
豫剧,又名河南梆子,流行于陕西潼关、华阴、华县、渭南、合阳、西安、咸阳、三原、泾阳、宝鸡、铜川、汉中、黄龙、商洛等地。20世纪30年代后期,有豫剧班社到潼关、华阴、渭南等地演出。抗日战争爆发后,河南大批豫剧艺人入陕。民国26年(1937)周海水带豫剧太乙班入陕,民国27年常香玉率团抵达西安,民国29年樊粹庭率狮吼剧团从河南落户西安。1949年以前,入陕豫剧演员有陈素真、常香玉、李兰菊、曹子道、许树云、杨金玉、赵义庭、马天德、常警惕、常香玲、牛得草、魏进福、龚奎玉等。50年代初期,留陕的豫剧班社有樊粹庭领导的狮吼剧团,常香玉领导的香玉剧社,崔兰田领导的蓝光剧社,曹子道领导的民众剧社,鞠午亭领导的双兴剧团,孙珪章领导的灾童剧社。新建的剧团有陈素真的豫光剧团,关灵凤的东方红剧团。陕西先后设立起咸阳市豫剧团、宝鸡市豫剧团、铜川市豫剧团、潼关豫剧团、商南豫剧团。
狮吼剧团在陕历时40年,以团长樊粹庭为主要编剧和导演。人们称狮吼剧团为“樊戏”。他一生编写剧本58个,在陕创作剧本24个,改编剧本21个,代表剧目有《王佐断臂》《劈山救母》《杨满堂》《红珠女》《花媚娘》《汉江女》《凌云志》《义烈凤》《三拂袖》《柳绿云》《涤耻血》等。狮吼剧团在陕先后招收5批学生,130余人,其中留团演员有张敬盟、何尚达、赵国瑞、邢枫云、萧淑琴、石兆明、赵胜利、黄淑亮、傅明珍、赵峰、潘雪芬等;毕业离团演员在豫、陕、甘、鄂成为艺术骨干。狮吼剧团1972年更名为西安市豫剧团。
常香玉入陕后,先后在西安豫秦剧院和宝鸡河声剧院演出四年左右,民国32年(1943)赴汉中演出,民国37年(1948)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在陕期间,她勤奋好学,勇于革新,广泛吸收京剧、河北梆子、评剧、曲剧、秦腔及坠子、大鼓等艺术特长,独具风格。代表剧目有《西厢记》《花木兰》《白蛇传》《战洪州》《大祭桩》《秦雪梅吊孝》等。1949年以前,常香玉为《秦风日报》、西北中学募捐义演,并数次为河南灾民赈灾义演。1951年,她响应西北抗美援朝总分会号召,巡回义演六个月,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1952年香玉剧社随西北演出团赴北京参加首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演出《新花木兰》,获演出二等奖,常香玉获荣誉奖。1955年香玉剧社调往河南。
西安民众剧社(豫剧),主要演员有曹子道、马双枝、张凤云、张银花、马伶童、张彦春、龚金玉、马荣花等,主要剧目有《柳毅传书》《唐知县审诰命》《古城会》《挑袍》《长征》《园觉庵》《哭剑》等。咸阳市豫剧团主要演员有张香英、王宏端、关山峰、梁凤彩、 张光耀、谢西佑、潘景仙、吴美玲等,主要剧目有《杨八姐盗刀》《三打白骨精》《李天保吊孝》《三请樊梨花》《拷红》《香囊记》《穆桂英挂帅》等。宝鸡市豫剧团主要演员有张月樵、观佩凤、卢秀琴、段秀成、孙树枝等,主要剧目有《佘赛花》《杨门女将》《杨金花夺印》《麻疯女》《李双双》《朝阳沟》等。铜川市豫剧团主要演员有赵兰芝、黄月楼、魏春芳、孔庆云、徐洪涛、关美玲等,主要剧目有《双蝴蝶》《七夕泪》《孟姜女》《卖苗郎》等。
三 评剧
评剧,又名“蹦蹦”“唐山落子”。民国24年(1935),国民党东北军进驻西北,评剧传入西安。民国25年(1936),新声评剧社首次来西安,演出《杜十娘》《二美夺夫》《王少安赶船》等。同年8月,明星评剧社来陕,不久,赵凤宝、赵凤珍、马凤兰、王崑英的评剧班相继而至。民国27年(1938)到29年(1940)之间,有新声、明星、德育、新民、春月等20多个评剧班社在陕西演出,以西安为轴心,演遍关中,巡回陕南、陕北,有些班社在陕西活动四五年之久。在西安长期落户的赵玉兰(原名筱玉兰),随天津明星评剧团来陕,后入花月琴的新声评剧社和马凤兰的评剧社演出。民国32年(1943),新声平剧社更名丽影评剧社。1951年,西安又组成黎明、明星两个小班社。1956年黎明、明星合并,正式成立西安市评剧团,赵玉兰任团长,牛书堂、言菊凤、段灵芝任副团长。所演《杜十娘》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大会,赵玉兰获演员一等奖。“文化大革命”中,剧团解散,演员下放。“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建制,整理演出传统剧《包公赔情》《燕青卖线》《人生》等。1982年被撤销。
四 越剧
越剧又名“绍兴戏”。1954年上海壮飞越剧团来西安演出。1956年,以上海新新越剧团为主,邀请其他剧团演员,成立西安越剧团,主要演员有高剑琳、许瑞春、曹玉珍、姚月红等。所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获演出一等奖;高剑琳、许瑞春、曹玉珍获演员一等奖;姚月红、胡少鹏获演员二等奖。1959年排演《红梅记》,赴京演出,受到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同年移植的《红珠女》和《状元打更》赴上海演出,被誉为“八百里秦川一枝梅”。“文化大革命”中,西安越剧团解散,1978年恢复。20多年培养3期学 生,其中胡佩娣、胡甲棉、沈雅璋、张昆莲等成为艺术骨干。演出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 孔雀东南飞》《女皇别传》《秦香莲》《红梅记》《家》《杨立贝》《祥林嫂》《周仁献嫂》《宝莲灯》《宝玉与黛玉》《状元打更》《西厢记》《万花楼》《情探》《红珠女》等。创作剧目有《唐太宗》《阿倍仲麻吕》等。1982年被撤销。
五 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约形成于明末。清同治、光绪时期,与同州梆子共称“山陕梆子”,在陕西的宜川、合阳、韩城、大荔、朝邑、蒲城、白水等地流传很久,同治年间(1862 —1874)始入西安。民国5年(1916)9月,蒲剧花脸杨登云(杨老六)于西安梁家牌楼山西会馆成立华晋舞台,邀请蒲剧艺人董银午、张贞祥、王福喜、陆耀林、任秉衡、陆九娃、阎德义、胡双喜、李俊玉、吕长林、程玉庆等60余人,在陕西演出一年之久。同年,康东扬领导的蒲剧班来西安与华晋舞台合演两月有余。民国9年,杨登云再次领云升蒲剧团来陕,活动于西安及关中地区。民国24年(1935),杨登云领景民学社三进西安,连演两年。民国25年(1936)在西安落户的山西安邑人李少白创办唐风社,民国26年(1937)杨登云在西安创办晋风社,抗日战争开始后,蒲剧名流纷纷来西安参加唐风、晋风两社演出,主要演员有满娃、牛瑞亭、张贞祥、王福奎、常振都、董银午、安娃、韩寿仙、筱凤兰、王元凯、筱兰香、白菊花、李奎成、八百黑、李鸿水、阎才旺、马玉龙等。民国26年(1937),上海胜利公司在西安为蒲剧兴云学社竹叶青和杨登云等灌制蒲剧《过巴州》等唱片18张。蒋子良在大荔将山西的十大股班和曲沃的云兴班合并成立了秦晋社,王子铭在朝邑创办了新明社。此后, 渭南创办起广胜社,宜川创办起广福子班,大荔办起奋斗剧团。20世纪40年代初,年仅8岁的花旦王秀兰,在西安初演了《柜中缘》《戏叔》,一举成名。她继承了王存才、孙广胜、原筱亭、筱兰香诸家之长,发展了蒲剧旦角艺术。演出主要剧目有《杀驿》《出棠邑》《少华山·烤火》《送女》《柜中缘》《阴阳河》《双头驴》《独木关》《出五关》《古城会》《法门寺》《明公断》《凤仪亭》《杀狗》《挂画》《舍饭》《通天犀》《八蜡庙》《蝴蝶杯》《对菱花》《庆顶珠》《凤台关》《对银壶》《明月珠》等。王秀兰移植演出的秦腔剧目《柜中缘》等,已成为保留剧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蒲剧演出主要在延安。1951年,宜川、志丹、延安等县接收了民国37年(1948)来延安演出的蒲剧艺人杨金元、李贵英等,成立了宜川蒲剧团,并招收、培养出一批新学员。20世纪70年代后期,志丹、延长蒲剧团改为秦腔剧团。80年代初,只有宜川、甘泉(1980年成立)两个蒲剧团坚持演出。
六 晋剧
晋剧又名山西梆子。约在清末,晋剧流传陕北,有杨万青的娃娃班、樊来锁的娃娃班、临县高孔盛班、碛口的钟高班等山西晋剧班社经常来陕北演出。七七事变后,陕北始建立晋剧班社,有绥德雷家坪雷礼峰班、吴家坪侯汉仁班、佳县沙坪上李杰侯班、大会坪铁老五班、过秦寨灰驴(外号)班、米脂王七林班、清涧黄锡侯班、子洲张宗彪班、钟金林班等。著名晋剧演员申高(艺名“米脂红”),须生、小生皆能,文武不挡,拿手戏有《雁塔寺》《夹马河》等。20世纪40年代后,绥德县成立群众剧社,民国33年(1944)成立米脂县大众剧团。民国35年(1946),绥德分区接收了绥、米两个晋剧团,组成绥德分区剧团,成为陕甘宁边区演出晋剧的主要剧团。该团先后招收培养演员200余名,不少人成为晋剧骨干。佳县木头峪剧团成立于民国31年(1942),是陕甘宁边区组织的第一个青年晋剧团,民国36年(1947)演出慰问中央机关,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为该团题词“与时并进”,并赠送锦旗,毛泽东观看演出的《反徐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榆林地区的米脂、府谷、神木、子洲、佳县、吴堡县都有晋剧团。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晋剧团约有20多个,晋剧在陕北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剧种。
精彩评论